ABA訓練技巧 – 從觀察中學習
我們於最近一系列的視頻中,和大家討論了孩子未能在學校裡跟從老師指示的三大原因,包括:
以下是教導孩子此技巧的一些指引,以供家長們參考:
注意事項:
歡迎到“AP課堂”(微信小程序),免費觀看更多教學視頻
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及學習更多應用行為分析( ABA)的治療技巧。
Facebook: APautism
微信號: AP-APHK
- 孩子察覺不到指示的出現
- 孩子的語言能力需要支援,未能理解指示
- 孩子的學習動機不足
以下是教導孩子此技巧的一些指引,以供家長們參考:
項目:
1.透過觀察模仿對象學習語言- 階段一:即時(學生於模仿取得答案後, 隨即回答老師問題)
- 階段二:延遲(學生透過觀察中取得答案,但中間夾雜著其他資料/指令,才運用觀察中得到的答案)
- 階段一:即時
- 階段二:延遲
注意事項:
- 給予具體的評語,例如:當孩子遇到不明的詞彙/指令時,獨立觀察模仿對象,可以表揚孩子有「跟著做一樣的」。
- 有需要的話,可以在訓練階段時利用代幣制度,幫助推動孩子,讓他知道何時完成練習。
- 在剛開始的訓練階段,為孩子找一個成人作模仿對象。由於成人比較容易放慢動作/突出動作/咬字較清楚,因此,會讓孩子更迅速地掌握技巧,事半功倍。下一階段,有系統地找另一位同學為孩子的模仿對象,因為孩子真正在學校裡需要模仿的是其他同學。
- 透過運用一些概括的指示/問孩子一些他不知道的知識,來提高孩子需要的動機,例如:你們出來拿顏色紙(顏色紙放在不當眼處/孩子不知道放在哪兒?)
- 當孩子穩定地表現觀察技巧後,把程序逐漸滲入課室裡,有機會需要學校老師/影子老師的配合給予獎勵。同時,由於課室有很多同學,他們有機會會做不同的東西,有機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因此,為孩子設定的模仿對象是很重要的,一般我們都會找坐在孩子旁邊的,因為孩子很容易就能看到/聽到。
資訊提供:
賴靜女士, 理學碩士, 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應用行為分析治療顧問![]() |
賴靜小姐是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 並獲有聖克勞德州立大學「應用行為分析」碩士學位及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她在2011 年加入AP,專注於自閉症兒童的教學工作。 她現時主力為AP北京中心擔任行為分析訓練課程顧問,同時負責監督和帶領香港及上海的Little Learners(學前教育計畫)及為不同亞洲家庭提供諮詢服務。賴靜小姐亦積極指導海外導師培訓計畫、為育有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提供學習課程、並於香港及海外進行躍進課程及革新密集訓練課程。此外,她亦多次參與海外研討會、帶領創作AP各款教學工具、以及為「AP課堂(微信小程序)」自閉症資源平台制作多個ABA 教學視頻及撰寫文章,樂於與大眾分享ABA資訊。 |
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及學習更多應用行為分析( ABA)的治療技巧。
Facebook: APautism
微信號: AP-AP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