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分析】小孩不打招呼,不要強迫他
「我想兒子主動跟人打招呼。」一位媽媽告訴我,他的兒子有自閉症。
我問:「為什麼?」
「因為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社交行為,他現在5歲,還做得不好,所以我正在教他。」
我問:「進展如何?」
「不理想。」媽媽嘆氣:「有時候,我指示他跟別人打招呼時,他不但沒有做,而且還走來走去,令我感到很尷尬;如果我強迫他做,他會表現得很抗拒,甚至發脾氣。」
「令人很懊惱哦。」我問:「你想兒子跟誰人打招呼?」
「我的朋友。」
我問:「你的兒子認識他們嗎?」
「不太認識。」
我微笑説:「我都希望你的兒子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因為這是有家教和有禮貌的表現;對你來說,很重要,很有意義。可是,對你的兒子來說,跟那些人打招呼,有什麼意義呢?」
媽媽低頭,想了一會:「其實兒子跟喜歡的人,不但會主動望著他們微笑,而且還會逗他們玩,因為那些人必定會給兒子想要的反應,和跟他玩。」
我點點頭:「這比打招呼更自然,感覺更友善啊!」
一些自閉症學生,能説短句,喜歡跟人玩。很多人認為,教他們打招呼應該是輕而易舉。可是嘗試過後,卻發現並不容易。例如別人跟學生揮手,他們會揮手回應,可是卻用手背面向著別人;別人對學生説:「Hi, (學生名字)」,他們便重複:「Hi, (學生名字)」,卻不稱呼對方的名字,感覺很機械化。
要教小孩跟別人打招呼,首先要明白這個社交行為有易有難:
Level 1: 跟例行程序/日程打招呼
Level 2: 回應熟人打招呼
Level 3: 依照指令與熟人打招呼
Level 4: 回應陌生人打招呼
Level 5: 依照指令與陌生人打招呼
Level 6: 主動跟熟人打招呼
Level 7: 學習社交禮節,分辨在什麼情況,與什麼人,用什麼方法跟人打招呼
Level 8: 尊重別人及文化差異,真誠有禮地打招呼
資訊提供: 馮耀文 (Autism Partnership行為分析治療顧問)

馮耀文(Raymond)擁有聖克勞德州立大學應用行為分析的碩士學位,亦是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BCBA);現時擔任香港行為分析學會 (HKABA) 會議主席以及國際行為分析協會(ABAI)的會員。Raymond自2000年香港大學畢業後便加入Autism Partnership成為行為分析治療師,同時繼續進修並接受自閉症治療權威專家Dr. Ronald Leaf 博士和其顧問團隊的培訓。Raymond治療不同程度患有自閉症的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超過16年,他不僅為本地個案、小組及學校提供支援,亦定期前往世界各地培訓治療師及提供諮詢服務,包括新加坡、日本、菲律賓、中國、馬來西亞及南非等地。2014年,Raymond開發了6個以「應用行為分析」(ABA) 概念而設的iPad互動學習應用程式,旨在改善患有自閉症學童的學習興趣和技能。
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及學習更多應用行為分析( ABA)的治療技巧。
Facebook: APautism
微信號: AutismPartnership_HK
我問:「為什麼?」
「因為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社交行為,他現在5歲,還做得不好,所以我正在教他。」
我問:「進展如何?」
「不理想。」媽媽嘆氣:「有時候,我指示他跟別人打招呼時,他不但沒有做,而且還走來走去,令我感到很尷尬;如果我強迫他做,他會表現得很抗拒,甚至發脾氣。」
「令人很懊惱哦。」我問:「你想兒子跟誰人打招呼?」
「我的朋友。」
我問:「你的兒子認識他們嗎?」
「不太認識。」
我微笑説:「我都希望你的兒子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因為這是有家教和有禮貌的表現;對你來說,很重要,很有意義。可是,對你的兒子來說,跟那些人打招呼,有什麼意義呢?」
媽媽低頭,想了一會:「其實兒子跟喜歡的人,不但會主動望著他們微笑,而且還會逗他們玩,因為那些人必定會給兒子想要的反應,和跟他玩。」
我點點頭:「這比打招呼更自然,感覺更友善啊!」
一些自閉症學生,能説短句,喜歡跟人玩。很多人認為,教他們打招呼應該是輕而易舉。可是嘗試過後,卻發現並不容易。例如別人跟學生揮手,他們會揮手回應,可是卻用手背面向著別人;別人對學生説:「Hi, (學生名字)」,他們便重複:「Hi, (學生名字)」,卻不稱呼對方的名字,感覺很機械化。
要教小孩跟別人打招呼,首先要明白這個社交行為有易有難:
Level 1: 跟例行程序/日程打招呼
Level 2: 回應熟人打招呼
Level 3: 依照指令與熟人打招呼
Level 4: 回應陌生人打招呼
Level 5: 依照指令與陌生人打招呼
Level 6: 主動跟熟人打招呼
Level 7: 學習社交禮節,分辨在什麼情況,與什麼人,用什麼方法跟人打招呼
Level 8: 尊重別人及文化差異,真誠有禮地打招呼
由於打招呼有易有難,我們必須因應小孩的年齡和程度,確立實際的期望和教學目標。最重要的是:幫助小孩跟其他人建立正面關係,讓他們喜歡對方,令他們想與對方打招呼,並感受打招呼會令別人感覺良好。否則,互動過程可能會變得機械化,甚至表現得不情不願,影響雙方關係。原文:Parentings Headline! 親子頭條 -【行為分析】小孩不打招呼,不要強迫他
資訊提供: 馮耀文 (Autism Partnership行為分析治療顧問)

馮耀文(Raymond)擁有聖克勞德州立大學應用行為分析的碩士學位,亦是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BCBA);現時擔任香港行為分析學會 (HKABA) 會議主席以及國際行為分析協會(ABAI)的會員。Raymond自2000年香港大學畢業後便加入Autism Partnership成為行為分析治療師,同時繼續進修並接受自閉症治療權威專家Dr. Ronald Leaf 博士和其顧問團隊的培訓。Raymond治療不同程度患有自閉症的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超過16年,他不僅為本地個案、小組及學校提供支援,亦定期前往世界各地培訓治療師及提供諮詢服務,包括新加坡、日本、菲律賓、中國、馬來西亞及南非等地。2014年,Raymond開發了6個以「應用行為分析」(ABA) 概念而設的iPad互動學習應用程式,旨在改善患有自閉症學童的學習興趣和技能。
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及學習更多應用行為分析( ABA)的治療技巧。
Facebook: APautism
微信號: AutismPartnership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