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autism

【揀飲擇食】可能根本與食物的味道和質感無關

上一篇文章提到一位只喝水和吃麵包皮的日本小孩,今次為大家講解一些處理小孩進食問題的貼士:
  1. 不要:武斷認為小孩不願意進食,是因為不喜歡食物的味道或質感;這些假設不但未必準確,而且會令父母覺得自己在強迫子女,痛心而放棄鼓勵小孩嚐試不同的食物。
    要:用批判思維,了解小孩不願意進食,有很多其他可能原因,例如:固執、沉迷玩樂、不願服從、以不進食作為武器控制家人。明白到問題的可能原因,便可以用相應方法,對症下藥。
  2. 不要:用責罵,甚至武力強迫小孩進食;因為他們不但會厭惡食物,而且可能會憎恨照顧者,導致更多對抗行為和更嚴重的偏食行為,例如:發脾氣、扣喉、嘔吐。
    要:用心平氣和,視進食為遊戲的心態,為小孩預備平時得不到的獎賞鼓勵他們冷靜合作,引誘他們接受不同食物。
  3. 不要:於早餐丶午餐或晚餐時教導小孩接受不同食物;因為當他們發脾氣,拒絕進食,父母多數會害怕子女餓壞而放棄,給予他們喜歡的食物,助長小孩偏食和對抗行為。
    要:於正餐兩小時前安排茶點時間,與小孩輕輕鬆鬆享受不同食物;若小孩合作,必須給予特別的獎賞;若小孩反抗,家長可以對自己説一聲:「It’s ok! 下星期再試過!」然後冷靜地收恰食物。
  4. 不要:急進;期望用一兩星期解決進食問題,只會增加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影響大人和小孩的關係和情緒。
    要:放長線釣大魚;首先要指示小孩吃一些喜歡的食物,並給予獎賞,讓他們享受與照顧者的互動和進食的樂趣,然後慢慢鼓勵他們細味其他食物。


  5. 原文:親子頭條-【揀飲擇食】可能根本與食物的味道和質感無關


    資訊提供: 馮耀文 (Autism Partnership行為分析治療顧問)
    photo17
    馮耀文(Raymond)擁有聖克勞德州立大學應用行為分析的碩士學位,亦是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BCBA);現時擔任香港行為分析學會 (HKABA) 會議主席以及國際行為分析協會(ABAI)的會員。Raymond自2000年香港大學畢業後便加入Autism Partnership成為行為分析治療師,同時繼續進修並接受自閉症治療權威專家Dr. Ronald Leaf 博士和其顧問團隊的培訓。Raymond治療不同程度患有自閉症的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超過16年,他不僅為本地個案、小組及學校提供支援,亦定期前往世界各地培訓治療師及提供諮詢服務,包括新加坡、日本、菲律賓、中國、馬來西亞及南非等地。2014年,Raymond開發了6個以「應用行為分析」(ABA) 概念而設的iPad互動學習應用程式,旨在改善患有自閉症學童的學習興趣和技能。

    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及學習更多應用行為分析( ABA)的治療技巧。
    Facebook: APautism
    微信號: AutismPartnership_HK

    更多文章

    更多有關ABA治療服務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