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 ABA有利於所有兒童達致其個人潛能。我們亦發現兒童的受益程度會視乎以下因素而定:

  • 服務供應商的質素,包括資歷及豐富經驗;
  • 家長可利用的個人及社會資源,包括他們如何全心全意投入 ABA的理念及方法,以及他們能否抽空參與子女的治療課程;
  • 以及兒童本身的能力及面對的困難。

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各方面的成功配合,令團隊團結一致幫助學童的成長及學習這個共同目標。

愈早開始治療對患者愈好,不要再猶疑了! 有重點研究指出幼年兒童(2至4 歲)的治療效用最佳,愈早開始治療對患者愈好,但治療永遠不會太遲。有確實證據顯示,ABA策略適用於任何年齡的人士。

大部分人都誤解 ABA治療並不適用於能力高的自閉症兒童。ABA的設計是因應每位兒童需要而提供不同的結構層次。能力高的自閉症兒童於結構較少的治療安排下有較佳的學習成果,因此治療課程會相應調整。事實上,ABA策略對這類人士尤其有效及重要。

我們曾參與洛杉磯加州大學所進行的創新研究,於接受密集式治療的19名兒童中,有9名達到「康復」水平。此研究反映「康復」是可以達到的。
自洛杉磯加州大學進行研究後,我們繼續以臨床研究性質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我們治療的兒童中超過80名已達致「康復」水平。

治療成果受多項因素影響。部分因素可以控制,例如開始治療的年齡、治療密度及治療質素。同時亦有部分關鍵因素不在我們的控制能力範圍內,如認知能力,治療成果亦受這些綜合因素影響。

是。並非每個兒童均能達致「康復」水平。然而,絕大部分兒童都能取得顯著進展,且能大大提高其生活質素。

家長應有合符現實的期望,亦應明白如果子女能於幼年時接受高質素治療,便有可能達到康復。雖然不足50% 兒童能達到最佳狀況──「康復」,但絕大部分兒童均能取得顯著進展。

 

於洛杉磯加州大學進行的研究中,兒童經獨立評估員診斷。此外,在進行研究時,高功能自閉症仍未出現。同樣地,如某人患有抑鬱症,經治療後病徵不再出現,我們是否就能說他們從未患上抑鬱症?或如某人曾經中風,但經過密集式的語言、職業及物理治療後病徵消失,我們是否就能說他從未中風?

某些跡象是有利於達到康復,但並非絕對。擁有語言能力、社交興趣及滋擾行為的兒童的表現會勝過不溝通、對社交冷淡及被動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