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21

家長的疑問:我的兒子今年6歲,患有自閉症, 經過2年的訓練,現能主動與人打招呼並保持目光接觸, 但他仍有自我刺激的行為,如搖頭及手部不自覺地搖晃等動作,在公眾場所少不免令我有點尷尬,請問除了當場喝止之外,我可如何處理呢?長遠來說又可如何根治或改善呢? AutismPartnership 的建議: 在我超過二十年治療自閉症患者的經驗當中,常遇到家長提問有關如何干預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的問題。其中,大部分孩子的年紀都相對地年長。幼兒年紀小,還不懂事,問題大概並不急切;但是,隨着孩子成長,自我刺激行為逐漸突出,甚至惹來外間歧視目光。 雖然行為看來既奇怪,又不大尋常,但是明白沉迷於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卻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環顧四周,你會察覺到其實正常發展的人也同樣有一些自我刺激行為,例如:有些人總是常常撥弄頭髮、抖腳、把腳趾捲起,咀嚼口香糖等 ‧‧‧我們作這些行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要得到那種過癮的感覺。它能消磨時間;在沉悶時,又能刺激五官。有時候,這些行為甚至是我們消減壓力和困擾的渠道。 其實,自閉症孩子的情況也是一樣。他們大部分的遊戲和社交技巧都相對較弱,導致孩子一整天都百無聊賴,唯有借著沉迷在自我刺激行為來消磨時間。正常發展和患有自閉症孩子的差別就是在於這些行為不至於影響他們學習,以及日常生活,而且,這些行為的頻繁和強烈程度都不至於突出。由於我們某程度上都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所以我們都克制自己的行為,使其不至奇怪。相反,基於部分自閉症孩子對社交認識的缺乏或對別人看法的不在乎,令他們的自我刺激行為頻繁和強烈得多。 處理自我刺激行為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們要相信這些行為並不是一種需求。外間有些人會視這些行為是自閉症孩子的一種需求、是必要的,我們卻不贊同。我試舉例:我們不會視一個巧克力愛好者瘋狂吃黑森林蛋糕的行為為需求。同樣地,我們視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為愛好和渴望,有時候,亦可能會是用來舒減壓力或困擾的應對方法。 假設孩子沉迷在自我刺激行為的目的是作消磨時間之用途的話,我會作出以下四項建議: 1. 建立和教導適當的替代技巧:語言和認知很多時候都是自閉症孩子的課程重點,但遊戲和娛樂技巧卻很容易被忽略。一個有效的遊戲技巧能教導孩子如何有建設地利用他們的自由時間。大家可嘗試有系統地把遊戲技巧逐步拆細,然後一步步為孩子提供訓練,這是一個能有效地減少孩子作自我刺激行為的好方法。 2. 建立和教導日常生活常規或家務:孩子越來越大,教學範圍亦不再局限於遊戲技巧,家長也可考慮教導孩子一些適齡的家務,例如:準備晚飯常規﹝於晚飯時間前在飯桌上為每人放置一套餐具,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在你教導了一些以上兩點提及的技巧後,你對干預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就會倍感容易。由於孩子已學懂了一些替代技巧,你只須在孩子作這些行為的時候作出停止,然後把他們的專注力轉移到他們已學懂的遊戲或家務上。 4. 在孩子沒有作這些行為的時候或在他們有建設地利用時間時,把握時機,提供鼓勵、讚賞和獎勵。有些情況可能需要採用到一些具體的行為制度。由於行為制度的程序頗為複雜,家長有機會需要一些訓練才能更有效地採用,我們將來會就著行為制度再多作解釋。 家長們在干預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時無需感到擔心害怕,因為問題不會因此而惡化的,同時,亦不會引起其他問題;相反,如果我們選擇不干預的話,孩子的問題只會日益嚴重。在沒有接受適當治療的情況下,自閉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是不會逐漸消失或得到根治的。切記我們在停止孩子作這些行為時,教導他們一些正確的技巧亦同樣非常重要。 假若孩子作自我刺激行為的目的是作舒減壓力或困擾的話,由於這相對地較為複雜,處理手法也不太相同。我們會在日後的文章裡討論。 資訊提供:  Toby Mountjoy (董事) Toby Mountjoy 董事Toby Mountjoy先生是註冊行為分析師 (BCBA),持有「應用行為分析學」碩士學位。於治療各類型的自閉症人士有超過20年經驗,且得到Ronald Leaf博士、 John McEachin博士及Mitchell Taubman博士的悉心培訓。 除了監督及帶領AP在香港、韓國、菲律賓及新加坡分部逾100名員工,當中包括臨床心理學家、應用行為分析顧問及治療師,亦為世界各地的學校、機構及家庭提供諮詢服務。Toby Mountjoy先生曾為數本有關治療自閉症的書籍撰寫部分章節。另於2007年創辦了愛培自閉症基金及奧柏學校,為自閉症學童提供更多服務。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